什么是辅酶Q10
发现者亲身感受辅酶Q10的强大力量
辅酶Q10最早于1957年发现。1958年,Karl Folkers博士由于研究辅酶Q10获得美国化学学会的最高荣誉Priestly Media奖,并被称为“辅酶Q10研究之父”。当时他提出辅酶Q10对心脏机能起着重要作用,他亲身试验,每天坚持服用辅酶Q10,结果发现辅酶Q10的效果的确不错。服用辅酶Q10一段时间后,科恩博士感到整天精力都十分充沛,即便是进行耗费脑力和精力的高难度高强度科研活动,也很少感到累。他一直服用辅酶Q10直到91岁去世为止,为人类科学做出了很大贡献。
诺贝尔奖授予辅酶Q10产生能量机制发现者
1961年,爱丁堡大学生化学家彼得·米切尔博士(Peter D. Mitchell)在研究生物系统量能转移中发现,在任何细胞的线粒体中,都存在辅酶Q10。他认为电子传递链像一个质子泵,电子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,能够促使质子由线粒体基质侧移动到线粒体内膜外膜空间,形成质子电化学梯度,这样线粒体外侧的质子浓度大于内侧并蕴藏了能量,他把这一假设称为“化学渗透理论”。这个理论成功地解释了生物能的转换,并在后来的转换实验中,成功地发现辅酶Q10在人体细胞产生能量的机制。为此,彼得·米切尔博士荣获1978年诺贝尔化学(医学)奖。
辅酶Q10的发现是“营养研究的里程碑”
为什么要补充辅酶Q10?
辅酶Q10是人体状态的指示剂,人体需要辅酶Q10与需要六大营养素一样重要。人体辅酶Q10水平下降,健康状况必然下降。如下降达到25%时,许多疾病就会发生,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,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与免疫功能有关的疾病及癌症更容易产生;更可怕的是,如果辅酶Q10含量下降超过75%,生命也将终止。所以一个稳定的辅酶Q10的水平对我们的健康十分重要。
以下因素会影响人体辅酶Q10的水平,值得重视。
年龄
随着年龄增长和人体衰老,人体辅酶Q10的含量也在不断减少。人体自身有合成辅酶Q10的能力,但随着年龄增大,我们合成辅酶Q10的能力就会不断下降。辅酶Q10含量在20岁达到峰值,之后不断下降,在80岁时下降幅度高达70%。 除了合成能力下降外,人体吸收辅酶Q10的能力也随年龄不断下降。辅酶Q10是脂溶性营养素,只有在形成胶束后才能被小肠细胞吸收,但胶束的形成需要胆汁和胰酶的正常分泌,需要一个功能正常的消化系统。消化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下降,因此吸收的辅酶Q10也随之下降了。
药物
许多药物都会造成辅酶Q10含量降低。他汀类降脂药会抑制羟甲基戊二单酰辅酶A还原酶,后者是人体生物合成辅酶Q10的关键酶,因此长期用他汀药物会造成辅酶Q10下降,并引发肌肉疼痛,疲乏等不良反应。此外,抗癌药多柔比星,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,抗癫痫药丙戊酸钠,口服降糖药如乙酰苯磺酰环己脲,格列本脲,苯乙双胍,妥拉磺脲等都可以引起体内辅酶Q10含量的明显下降。在临床观察中,在应用这些药物治疗疾病时,补充一定量辅酶Q10可以减轻药物不良反应,对药物治疗作用没有不良影响。
疾病
疾病也是辅酶Q10减少的重要原因。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病患者以及其他非心血管疾病患者(如肝炎,肝硬化,肝癌等),组织细胞内均有程度不等的辅酶Q10缺乏。另外,某些遗传性疾病也可造成辅酶Q10缺乏甚至缺如。 除了合成能力下降外,人体吸收辅酶Q10的能力也随年龄不断下降。辅酶Q10是脂溶性营养素,只有在形成胶束后才能被小肠细胞吸收,但胶束的形成需要胆汁和胰酶的正常分泌,需要一个功能正常的消化系统。消化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下降,因此吸收的辅酶Q10也随之下降了。
生活方式
酗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,造成辅酶Q10减少。长期坐式生活方式或久不锻炼的人群,辅酶Q10水平也比同龄人要低。辅酶Q10水平随年龄增长不断下降,疾病和药物又会加剧辅酶Q10的流失,为了保证我们的健康,补充辅酶Q10十分必要。但是,食物中的辅酶Q10含量较低,吸收度差,不能很好地满足机体对辅酶Q10的需求。因此,选择一款吸收度好,品质好的辅酶Q10保健食品非常重要。
500g食物中辅酶Q10含量(mg)
食物 | 辅酶Q10含量 | 食物 | 辅酶Q10含量 | 食物 | 辅酶Q10含量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沙丁鱼 | 33.6 | 秋刀鱼 | 26.8 | 猪心 | 25.6 |
猪肝 | 25.6 | 黑鱼 | 25.1 | 猪腰 | 24.7 |
鲑鱼 | 22.5 | 鲭鱼 | 21.8 | 牛肉 | 21.2 |
猪肉 | 16.1 | 花生 | 11.3 | 西兰花 | 10.8 |
樱桃 | 10.7 | 大麦 | 10.6 | 黄豆 | 7.3 |
玉米 | 6.9 | 糙米 | 5.4 | 菠菜 | 5.1 |
青菜 | 3.2 | 油菜 | 2.7 | 胡萝卜 | 2.6 |
食物 | 辅酶Q10含量 | 食物 | 辅酶Q10含量 |
---|---|---|---|
沙丁鱼 | 33.6 | 秋刀鱼 | 26.8 |
猪心 | 25.6 | 猪肝 | 25.6 |
黑鱼 | 25.1 | 猪腰 | 24.7 |
鲑鱼 | 22.5 | 鲭鱼 | 21.8 |
牛肉 | 21.2 | 猪肉 | 16.1 |
花生 | 11.3 | 西兰花 | 10.8 |
樱桃 | 10.7 | 大麦 | 10.6 |
黄豆 | 7.3 | 玉米 | 6.9 |
糙米 | 5.4 | 菠菜 | 5.1 |
青菜 | 3.2 | 油菜 | 2.7 |
有关Q10的问与答
2、辅酶Q10的生理功能有哪些?
辅酶Q10的最主要的功能在于产生能量;同时,它也是重要的抗氧化剂,可减少或防止各类自由基损伤。
3、辅酶Q10的水平会保持恒定吗?
不会。正常人从出生开始,辅酶Q10随生长发育逐渐升高,到20岁到达顶峰;20岁之后,辅酶Q10水平随年龄增长不断下降。
4、辅酶Q10水平降低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?
辅酶Q10减少或缺乏与多种疾病有关。如冠心病,心衰,肌肉疼痛等。近期研究表明,辅酶Q10减少与代谢综合征,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血压均密切相关。
5、人体获得辅酶Q10的途径有哪些?
人体辅酶Q10来源有两种,一是自身合成,二是外源摄取。 人体从酪氨酸合成辅酶Q10的生物合成途径中,需要多种维生素、微量元素和酶的参与,如果这些营养素缺乏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,就可能导致辅酶Q10合成降低。 通过饮食也可获得一定量的辅酶Q10,但食物中的辅酶Q10含量往往比较低。即使是摄取一些相对高含量的食物,如脏器(心、肝、肾)、牛肉、豆油、沙丁鱼、鲭鱼和花生等,也很难满足健康人体对辅酶Q10的需要。摄入500g沙丁鱼、或1000g牛肉或1250g花生才可为机体提供30mg辅酶Q10。
6、长时间服用辅酶Q10会有副作用吗?
全美医院排名第一的梅奥医学中心对辅酶Q10的安全性做了如下描述。连续八个月通过口服每日摄取高达3,000毫克的辅酶Q10是安全的。连续三个月,每日服用300毫克纳米结构的辅酶Q10也是安全的。对于不同疾病的患者,在推荐剂量下口服辅酶Q10是安全的。这些患者包括准备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,及心脏病,牙龈病,肌肉虚弱,帕金森病,阿尔兹海默病,糖尿病,艾滋病,癌症等。辅酶Q10在改善健康人群运动状态或减少化疗副作用方面也是安全的。辅酶Q10安全剂量上限高达每天每公斤体重60毫克。现有的临床研究表明,辅酶Q10引起的不良反应很轻微,且无需任何干预。
7、辅酶Q10是如何被人体吸收的?
辅酶Q10为脂溶性物质,也就是说它的消化过程和脂类的消化过程类似。胃部消化对释放食物中的辅酶Q10有帮助,但对于辅酶Q10补充剂,作用并不明显。胰腺分泌物和胆汁对于形成胶束是必须的,而只有胶束形成了,包含在胶束之中的辅酶Q10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。也就是说,胶束形成是我们身体吸收脂类物质的必要条件。
8、什么是胶束?
胶束是由包含亲脂性头端及亲水性尾端的两亲分子形成的结构。在水溶液中,胶束结构的亲水头端露于外部,与极性的水分子发生作用,而胶束内部则是亲脂尾端,并对胶束内部的亲脂基团产生保护作用。在脂溶液(或非极性溶液中),两亲分子的排列方向与在水溶液中恰好相反。因此,胶束结构即可溶于水,也可溶于脂性溶液。
9、为什么普通辅酶Q10难以吸收?
辅酶Q10不溶于水及高分子量是辅酶Q10难以吸收的主要原因。如前所述,胶束形成是包含辅酶Q10在内的脂溶性物质吸收的必要条件。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胶束形成效率降低,如胃肠功能性紊乱,肝胆疾病,任何原因引起的胰酶分泌异常等。此外,普通辅酶Q10不仅不溶于水,脂溶性也不很理想,影响了胶束形成。
10、常见的辅酶Q10制剂技术有哪些,吸收度有何差异?
常见的辅酶Q10制剂有晶体,乳化剂,纳米技术,胶束技术。 晶体:直接将未经处理的辅酶Q10原粉压制而成,吸收度最低; 乳化剂:用微小脂滴包裹辅酶Q10后分散在水或极性溶液中,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胶束形成,吸收度高于晶体; 纳米技术:用人造的可降解的水溶性物质包裹辅酶Q10分子,颗粒较小,明显促进胶束形成,吸收度高于乳化剂;但是纳米材料不仅需要保证对胃酸稳定,还要在肠道碱性肠道环境中裂解以释放辅酶Q10,技术的难度影响了实际的吸收度; 胶束技术:模拟天然胶束,用双亲分子包裹辅酶Q10分子形成胶束结构;可直接被人体吸收,且不受胃肠道环境影响,吸收度最高。
11、还原型辅酶Q10比氧化型辅酶Q10的疗效更好,对吗?
不对。辅酶Q10有两大功用,一是作为呼吸链的递电子体,二是直接抗氧化。无论辅酶Q10完成哪一项作用,都依赖Q循环。即氧化型辅酶Q10接受电子和质子后变为还原型,还原型将电子和质子再转移给其他复合体或分子,再回到氧化型。Q循环正常运行是辅酶Q10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,而还原型和氧化型均是Q循环中的环节,没有一个比另一个更为重要。我们身体的氧化型和还原型辅酶Q10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。临床研究证实,补充氧化型辅酶Q10会提高身体还原型辅酶Q10的水平,而且并不改变机体氧化型和还原型辅酶Q10的比例。截至目前,有关辅酶Q10的最大规模的两项临床试验均采用了氧化型,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。因此,还原型辅酶Q10并不比氧化型辅酶Q10疗效更好。
12、如何评价辅酶Q10吸收度的高低?
A.颗粒直径:颗粒越小,吸收度越高; B.胶束形成难易度或胶束稳定性:越容易形成胶束或胶束越稳定,吸收度越高; C.颗粒贮存稳定性:产品制剂需保证所含辅酶Q10在长时间不变质。
13、诺惠牌辅酶Q10的优势是什么?
相对于其他辅酶Q10产品,诺惠牌辅酶Q10有三大优势:以胶束专利为技术基础的水油双溶特性,德国原装进口保证的高品质,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。
14、诺惠牌辅酶10的水油双溶特性是如何实现的?
诺惠牌辅酶Q10是目前国内市场中已知的唯一使用胶束专利技术的辅酶Q10产品。该专利使胶囊在水中能够保持100%的溶解性,溶液清澈透明,无任何漂浮物和沉淀。诺惠牌辅酶Q10的胶束颗粒直径仅为30纳米,而且在酸碱度为1及温度为100℃的情况下均保持高度稳定性。该胶束结构可直接被人体吸收,从而保证了其高效的吸收度及生物利用度。
15、诺惠牌辅酶Q10的生物利用度是普通辅酶Q10的3.1倍,有什么依据吗?
2006年发表于《国际食品科学与营养》杂志中的研究评价了五种辅酶Q10产品的生物利用度。结果表明,单次口服情况下,诺惠牌辅酶Q10的生物利用度是晶体辅酶Q10的3.1倍;连续服用14天后,诺惠牌辅酶Q10组血浆辅酶Q10增加幅度最高,约为其他辅酶Q10组别的1.5至2.5倍。
16、诺惠牌辅酶Q10的原料制备方法是什么?
目前合成辅酶Q10的主要方法有生物提取法,化学合成法及微生物发酵法。诺惠牌辅酶Q10的原料辅酶Q10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制备。生物提取法虽可得到天然产品,但均质性不易保证;化学合成法的合成过程繁杂,容易残留杂质,长时间服用可能对人体产生累积性损害;而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辅酶Q10具有天然活性,纯度极高,是目前最先进的生产辅酶Q10的方法。
17、诺惠牌辅酶Q10的服用方法是什么?
40岁以下,用于日常保健,建议每天1粒; 40岁以上,或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人群,建议每天2次,每次1粒; 服用他汀药物的患者,建议每天2次,每次1-2粒; 用于疾病防治,请遵医嘱。 由于诺惠辅酶Q10采用了胶束技术,不受胃肠状态影响,所以饭前,饭中,饭后均可服用,不会对其吸收造成任何影响。
1、辅酶Q10是什么?
辅酶Q10又称为泛醌,可缩写为CoQ10。Q是指苯醌化学基团,10是代表尾部异戊二烯化学基团的数量。辅酶Q10在绝大多数动物中普遍存在。辅酶Q10为脂溶性,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,是构成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一个中间体,参与了细胞的有氧呼吸,后者可产生ATP(三磷酸腺苷),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。
2、辅酶Q10的生理功能有哪些?
辅酶Q10的最主要的功能在于产生能量;同时,它也是重要的抗氧化剂,可减少或防止各类自由基损伤。
3、辅酶Q10的水平会保持恒定吗?
不会。正常人从出生开始,辅酶Q10随生长发育逐渐升高,到20岁到达顶峰;20岁之后,辅酶Q10水平随年龄增长不断下降。
4、辅酶Q10水平降低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?
辅酶Q10减少或缺乏与多种疾病有关。如冠心病,心衰,肌肉疼痛等。近期研究表明,辅酶Q10减少与代谢综合征,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血压均密切相关。
5、人体获得辅酶Q10的途径有哪些?
人体辅酶Q10来源有两种,一是自身合成,二是外源摄取。 人体从酪氨酸合成辅酶Q10的生物合成途径中,需要多种维生素、微量元素和酶的参与,如果这些营养素缺乏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,就可能导致辅酶Q10合成降低。 通过饮食也可获得一定量的辅酶Q10,但食物中的辅酶Q10含量往往比较低。即使是摄取一些相对高含量的食物,如脏器(心、肝、肾)、牛肉、豆油、沙丁鱼、鲭鱼和花生等,也很难满足健康人体对辅酶Q10的需要。摄入500g沙丁鱼、或1000g牛肉或1250g花生才可为机体提供30mg辅酶Q10。
6、长时间服用辅酶Q10会有副作用吗?
全美医院排名第一的梅奥医学中心对辅酶Q10的安全性做了如下描述。连续八个月通过口服每日摄取高达3,000毫克的辅酶Q10是安全的。连续三个月,每日服用300毫克纳米结构的辅酶Q10也是安全的。对于不同疾病的患者,在推荐剂量下口服辅酶Q10是安全的。这些患者包括准备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,及心脏病,牙龈病,肌肉虚弱,帕金森病,阿尔兹海默病,糖尿病,艾滋病,癌症等。辅酶Q10在改善健康人群运动状态或减少化疗副作用方面也是安全的。辅酶Q10安全剂量上限高达每天每公斤体重60毫克。现有的临床研究表明,辅酶Q10引起的不良反应很轻微,且无需任何干预。
7、辅酶Q10是如何被人体吸收的?
辅酶Q10为脂溶性物质,也就是说它的消化过程和脂类的消化过程类似。胃部消化对释放食物中的辅酶Q10有帮助,但对于辅酶Q10补充剂,作用并不明显。胰腺分泌物和胆汁对于形成胶束是必须的,而只有胶束形成了,包含在胶束之中的辅酶Q10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。也就是说,胶束形成是我们身体吸收脂类物质的必要条件。
8、什么是胶束?
胶束是由包含亲脂性头端及亲水性尾端的两亲分子形成的结构。在水溶液中,胶束结构的亲水头端露于外部,与极性的水分子发生作用,而胶束内部则是亲脂尾端,并对胶束内部的亲脂基团产生保护作用。在脂溶液(或非极性溶液中),两亲分子的排列方向与在水溶液中恰好相反。因此,胶束结构即可溶于水,也可溶于脂性溶液。
9、为什么普通辅酶Q10难以吸收?
辅酶Q10不溶于水及高分子量是辅酶Q10难以吸收的主要原因。如前所述,胶束形成是包含辅酶Q10在内的脂溶性物质吸收的必要条件。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胶束形成效率降低,如胃肠功能性紊乱,肝胆疾病,任何原因引起的胰酶分泌异常等。此外,普通辅酶Q10不仅不溶于水,脂溶性也不很理想,影响了胶束形成。
10、常见的辅酶Q10制剂技术有哪些,吸收度有何差异?
常见的辅酶Q10制剂有晶体,乳化剂,纳米技术,胶束技术。 晶体:直接将未经处理的辅酶Q10原粉压制而成,吸收度最低; 乳化剂:用微小脂滴包裹辅酶Q10后分散在水或极性溶液中,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胶束形成,吸收度高于晶体; 纳米技术:用人造的可降解的水溶性物质包裹辅酶Q10分子,颗粒较小,明显促进胶束形成,吸收度高于乳化剂;但是纳米材料不仅需要保证对胃酸稳定,还要在肠道碱性肠道环境中裂解以释放辅酶Q10,技术的难度影响了实际的吸收度; 胶束技术:模拟天然胶束,用双亲分子包裹辅酶Q10分子形成胶束结构;可直接被人体吸收,且不受胃肠道环境影响,吸收度最高。
11、还原型辅酶Q10比氧化型辅酶Q10的疗效更好,对吗?
不对。辅酶Q10有两大功用,一是作为呼吸链的递电子体,二是直接抗氧化。无论辅酶Q10完成哪一项作用,都依赖Q循环。即氧化型辅酶Q10接受电子和质子后变为还原型,还原型将电子和质子再转移给其他复合体或分子,再回到氧化型。Q循环正常运行是辅酶Q10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,而还原型和氧化型均是Q循环中的环节,没有一个比另一个更为重要。我们身体的氧化型和还原型辅酶Q10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。临床研究证实,补充氧化型辅酶Q10会提高身体还原型辅酶Q10的水平,而且并不改变机体氧化型和还原型辅酶Q10的比例。截至目前,有关辅酶Q10的最大规模的两项临床试验均采用了氧化型,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。因此,还原型辅酶Q10并不比氧化型辅酶Q10疗效更好。
12、如何评价辅酶Q10吸收度的高低?
A.颗粒直径:颗粒越小,吸收度越高; B.胶束形成难易度或胶束稳定性:越容易形成胶束或胶束越稳定,吸收度越高; C.颗粒贮存稳定性:产品制剂需保证所含辅酶Q10在长时间不变质。
13、诺惠牌辅酶Q10的优势是什么?
相对于其他辅酶Q10产品,诺惠牌辅酶Q10有三大优势:以胶束专利为技术基础的水油双溶特性,德国原装进口保证的高品质,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。
14、诺惠牌辅酶10的水油双溶特性是如何实现的?
诺惠牌辅酶Q10是目前国内市场中已知的唯一使用胶束专利技术的辅酶Q10产品。该专利使胶囊在水中能够保持100%的溶解性,溶液清澈透明,无任何漂浮物和沉淀。诺惠牌辅酶Q10的胶束颗粒直径仅为30纳米,而且在酸碱度为1及温度为100℃的情况下均保持高度稳定性。该胶束结构可直接被人体吸收,从而保证了其高效的吸收度及生物利用度。
15、诺惠牌辅酶Q10的生物利用度是普通辅酶Q10的3.1倍,有什么依据吗?
2006年发表于《国际食品科学与营养》杂志中的研究评价了五种辅酶Q10产品的生物利用度。结果表明,单次口服情况下,诺惠牌辅酶Q10的生物利用度是晶体辅酶Q10的3.1倍;连续服用14天后,诺惠牌辅酶Q10组血浆辅酶Q10增加幅度最高,约为其他辅酶Q10组别的1.5至2.5倍。
16、诺惠牌辅酶Q10的原料制备方法是什么?
目前合成辅酶Q10的主要方法有生物提取法,化学合成法及微生物发酵法。诺惠牌辅酶Q10的原料辅酶Q10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制备。生物提取法虽可得到天然产品,但均质性不易保证;化学合成法的合成过程繁杂,容易残留杂质,长时间服用可能对人体产生累积性损害;而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辅酶Q10具有天然活性,纯度极高,是目前最先进的生产辅酶Q10的方法。
17、诺惠牌辅酶Q10的服用方法是什么?
40岁以下,用于日常保健,建议每天1粒; 40岁以上,或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人群,建议每天2次,每次1粒; 服用他汀药物的患者,建议每天2次,每次1-2粒; 用于疾病防治,请遵医嘱。 由于诺惠辅酶Q10采用了胶束技术,不受胃肠状态影响,所以饭前,饭中,饭后均可服用,不会对其吸收造成任何影响。